历经多轮实地勘察与资料梳理,近日,黄石市工业遗产专项调查圆满完成!此次调查深度挖掘城市工业文明脉络,新发现 119 处工业遗产点,为黄石工业历史文化研究注入全新活力,也为这座 “工业粮仓” 的遗产保护与传承开启新篇章。
覆盖黄石全域,全面摸清家底
本次专项调查覆盖黄石多个区域,调查团队化身文保法律法规宣传员、文物知识普及员、工业遗产点的探宝员,穿梭于街巷矿区之间。在黄石港区,黄石港务码头仓库旧址、华新水泥厂华新二村职工宿舍群、黄石钟楼,都承载着老一辈建设者的奋斗记忆;西塞山区的大冶钢厂苏式建筑群,整齐排列的房屋,仿佛重现了当年热火朝天的生产、生活场景;下陆区的大冶有色金属公司苏联专家楼旧址,默默诉说着中外技术交流的历史;开铁区大冶铁矿的运矿轨道、大冶市钢铁厂的厂房车间、湖北省七约山煤炭矿务局的矿井设施…… 每一处新发现的工业遗产点,都是黄石工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印记。调查团队通过实地测量、影像记录、走访老职工等方式,全面收集第一手资料,将这些珍贵的工业记忆一一留存。
图为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大冶铁矿光明里职工宿舍
创新方式方法,破解调查难题
面对部分工业遗产年代久远、资料缺失等难题,黄石市“四普办”通过走访老领导,走访老专家、走访社区居民,查阅黄石档案、查阅公司志、查阅企业领导和工人回忆录等调查方法,一方面,深入挖掘工业遗产背后的历史故事、发展脉络,另一方面,运用先进的测量、摄影设备,对工业遗产进行精确的数据采集,确保每一处建筑的尺寸、结构等历史文化信息准确无误,通过多种手段交叉融合,克服重重困难,获取了大量一手资料,为工业遗产专项调查提供了坚实基础。
图为黄石钟楼
开启传承新程,赋能城市发展
黄石市的工业遗产承载着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从殷商时期铜绿山开矿炼铜,到 19 世纪张之洞创办大冶铁矿和大冶铁厂,再到华新水泥厂的兴建等,这些工业遗产见证了黄石从古代矿冶文化到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此次新发现的 119 处工业遗产文物点,进一步丰富了黄石市工业遗产的类型与内涵,它们相互串联,完整地展现了黄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业发展脉络,是黄石城市发展的珍贵记忆。
图为西塞山区工人村
随着黄石市工业遗产专项调查的顺利完成,下一步,黄石市文旅局和市文物保护中心将加快推进新发现文物点的资料整理与上传工作。同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这些工业遗产进行认定、登记,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让更多人了解黄石市工业遗产的价值。